2025 蘋果發表會新品開箱解析:iPhone 17 系列亮點、AirPods Pro 3 創新、Apple Watch 進化與 iOS 26 重點

重點 30 秒看完
新品:iPhone 17(17 / Air / 17 Pro / Pro Max)、AirPods Pro 3、Apple Watch(Series 11 / Ultra 3 / SE 3)、iOS 26
趨勢:更輕薄、更耐用、強化健康、落地AI/即時翻譯、更長續航與更快連線
建議:日常選 iPhone 17;設計至上選 iPhone Air;創作者選 iPhone 17 Pro/Pro Max;耳機升級看 AirPods Pro 3;戶外直上 Ultra 3
iPhone 17(標準版)
螢幕:6.3 吋、120Hz ProMotion、戶外峰值 3000 nits
耐用:Ceramic Shield 2 強化玻璃
效能:A19,日常/遊戲流暢
相機:48MP 主鏡+48MP 超廣;前鏡升級 Center Stage、支援前後雙錄與穩定 4K
電力:影片約 30 小時;快充 20 分鐘 ≈ 50%
適合:第一次升級 120Hz、重視 CP 值的使用者
iPhone Air(全新品線,主打輕薄)

設計:僅 5.6mm(最薄 iPhone),鈦合金邊框+雙面 Ceramic Shield 2
螢幕:6.5 吋 XDR,120Hz
效能/續航:A19 Pro+新電源設計,eSIM-only(部分市場)
相機:單顆 48MP 融合主鏡,等效 1x/2x 光學級視角
適合:追求手感、美學與長時間握持
iPhone 17 Pro / Pro Max(創作者/重度玩家)
外觀:熱鍛一體成型鋁合金;全新「相機高原」結構+VC 均溫板散熱
螢幕:6.3/6.9 吋、120Hz、3000 nits
效能:A19 Pro+更強神經網路,裝置端 AI 更快
相機:48MP 三鏡;潛望長焦最高 8x 光學等效(≈200mm);夜拍與動態範圍全面強化
影音:ProRes RAW / Log 2 / 4K120、支援多機 Genlock
電力:Pro Max 續航創新高
適合:內容創作者、旅拍、野外/舞台長焦、手機剪片
AirPods Pro 3(一次把體驗補滿)
降噪:ANC 提升 2 倍,低頻抑制更穩定;長戴更舒適
健康:新增心率感測,與 iPhone/Watch 健康數據整合
翻譯:Live Translation 即時語音翻譯(語言持續擴充)
續航:降噪開啟單次約 8 小時、總續航約 24 小時;IP67 防塵防水
適合:出差溝通、運動監測、長通勤
Apple Watch 三款怎麼選?
Series 11(主流款)
S10 晶片更順手;螢幕更亮更耐刮
健康:高血壓風險偵測、睡眠分數
電力:日常約 24 小時、支援快充
定位:日常健康+續航的首選
Ultra 3(專業戶外)
邊框更窄、可視性更好;WR100+IP6X
電力:一般 ≈42 小時、省電最長 ≈72 小時
AI 教練:Workout Buddy 即時配速/心率建議
定位:登山、越野、潛水、長途旅行
SE 3(入門無痛升級)
Always-On 下放;玻璃更耐衝擊
安全到位:車禍/跌倒偵測
定位:第一次體驗 Apple Watch 的高 CP 選擇
iOS 26(軟硬整合的關鍵)
Apple Intelligence:裝置端 AI,更快更私密
視覺智能:長按截圖即查,可對畫面內容直接發問
Live Translation:電話、FaceTime、訊息與 AirPods 間無縫運作
貼心升級:來電篩選、客服待位代接、群聊投票、鎖屏 3D 效果
買前 30 秒決策
日常全能:iPhone 17(高刷+穩定續航)
設計與輕薄:iPhone Air(最薄手感&全天電量)
創作/長焦:iPhone 17 Pro/Max(8x 潛望、專業格式)
耳機升級:AirPods Pro 3(雙倍降噪+心率+翻譯)
手錶:日常=Series 11|山海=Ultra 3|入門=SE 3
充電配件小結論(實用推薦)
新機支援更高效快充與長時間高負載,線材品質直接影響充電穩定與電池壽命。Baseus 充電線以耐折、導電穩定、端子加固與高速協議兼容著稱,是 iPhone 17 系列最穩妥的日常配件選擇;無論日常快充、車充或行動電源外出補電,都能穩、快、耐用,完整釋放新機效能與電池保護力。
關鍵字:蘋果發表會 2025、iPhone 17 開箱、iPhone Air、iPhone 17 Pro、AirPods Pro 3、Apple Watch、iOS 26、Baseus 充電線